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运动论内容 > 物理学部分

运动论的物理证实

下载

运动论的物理证实
一、
在“运动论”于1979年10月诞生以来,根据世界科学进展的情况,对天体的观测、粒子的实验,我收集了一些与“运动论”兑现的结果,作为“运动论”的证实。
一项新理论必须对大自然的本领域科学实验和观察做出解释,否则这个理论就要被屏弃。
尤其“运动论”,并不是从实验中诞生的、提炼的,而是从哲学原理、数学、物理学中提高出来的,更要受到大自然的验证。
第一步的理论验证,做为对旧有理论的总结,万有引力、高斯磁力、能质当量公式、物质波公式以及能量运动在地球环境的数学基本概念的应用与更迭、自然辩证法原理都在“运动论”中取得应用和“统一”,这是第一步的“理论欣慰”。做为统一已有理论的新方法,人们看到这是简易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和有说服力的,原因在于它反映了客观规律,找到了爱因斯坦所说:“大自然存在着基本的和谐性和简单性”。
偶然现象可能在一两个事件中同时发生或者发生在同一事件中,但不可能在一系列事件中同时发生,这里所指的事件就是前人积累下的理论总结,况且,细心人会看到这个新理论、新方法对旧有理论存在着它们的统一性,连续性、发展性和根本性。
(一)来自世界各个领域的新发展趋势看到,对时空概念的探讨,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对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了解
可以在“时空质能大循环”中找到,我对时间与空间在大自然中的明确表述,这就是:
“时间与空间仅仅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成员,是参加运动的运动员。改变了以往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一切运动的运动场,万物运动都包括在时间、空间之内的旧有概念,而且在大自然运动中的某特定范畴内,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又是相互转换的:
如:
Vt=c  tV=1c
当前,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正在逼进这个观点,因为它表达并发展了已有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未直言不讳地提出这种明确的观点和看法,在他的著作里都不是如此明快表示时空的,这当然是由于他的理论尚未达到明确的地步所使,但是相对论看到了时空的发展趋势,著名的洛伦兹效应:
I’=1.1-(vc)2;t’=t1-(vc)2
正是这个趋势的表征。
P.C.W.Davies以《时间是什么——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永恒之谜》借助爱因斯坦的咀说了他自己的话:“1915年以前物理学家认为时空是物质表演的舞台,就在那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种革命的见解。他宣称,时空不是戏剧的布景,而是演员之一。”
虽然时到今天我们还查不到爱因斯坦有过如上的显句、警句,但是戴维斯的确表达了世界学者的思潮动态,对时空了解发展的趋势。他的话当然与我的结论不是巧合,我的结论已经得到理论的证实,而他仅是胆却的猜测。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方向性已经明确,加强了时空新概念。
(二)“时空质能大循环”的极性变化
美国《科学新闻》,1980年第44期刊登了“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磁场卫星计划组成员米德(Gilbert  Mead  从1979年10月30日发射到极轨道,于6月11日下午3点20分(东部夏季时间)于挪威海上空重返地球)大气层的磁场卫星资料中证实:
(1)地球主磁场测量结果(当输入电子计算机模型)显示,磁场的总强度正以每年26毫微太斯拉比率衰减。
(2)根据存在于古代熔岩流的磁场的测量结果得知,地球的磁场是每约50万~100万年逆转一次。根据目前的理论,可能会重建起一个与现有的磁极完全相反的磁场,于是现在指北的罗盘指针将指南。
(3)还测得到,地球的主磁场以及存在地壳中的小量磁场异常。
(4)还不清楚这种减弱,究竟是磁场的一种正常波动,还是磁场正接近于周期性的逆转?
这一地磁测量结果针对我的“时空质能大循环”图象可以看到:
(1)证实了“时空质能大循环”极的运动存在。
(2)地壳中熔岩流磁场的运动,证实了“时空质能大循环”的“极”是从以“时空质能大循环”图象描述一个粒子时在粒子(地球)内部运动向反面的。(——“时空质能大循环”的发展一节结论2)
(3)地磁场波动变换周期性的运动,指北的罗盘针将指南,从而“时空质能大循环”用来描述粒子的极运动与事实完全一致,并且“时空质能大循环”多给出了变换运动中各阶段极的基本性质。
(三)关于多种力的存在
新华社1980年11月20日讯,以《美国飞船探测土星又有惊人新发现》为题,刊于国内各大报。
美国宇宙飞船“旅行者一号”11月13日凌晨掠过土星,其中一段谈到:
“最使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有些环(指土星光环)就像发辫一样扭结在一起。科学家认为,这显然不能用轨道力学的理论来解释,除了引力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否就是我所指的16种中某一种呢?尚没有明确的根据断言,而且报导也仅存在“可能”阶段,但是,我可以断定的是,只要它是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范畴内的运动事物,并且它正在发射无线电波,又在万有引力之内,就一定在这16种之中。究竟是哪一种力,需要对土星这种力的进一步了解,对照这种16种力的时空质能关系表达式的性质划定。
此外,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也已公布于世了,这些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物波,或者叫做“生物场”已经无疑。今天科学使“力”发展到“场”的阶段,在根本性质上力与场已经得到统一,那么,生物波或生物场是否能脱离开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独立之外存在呢?我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这些力或场的确定当然还有待于对这种人所具有“场”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待于“时空质能大循环”的更深入的发展,一旦确定这些力(场)确属时空质能之内的事物,就仍可在这16种力中找到。
二、
1980年11月份把来自美国著名发射中心的学者论文对“运动论”的结论——“时、空、质、能大循环”的性质,对照宇宙的实体粒子的性质证实了这个结论的正确。
“运动论”中的“时空质能大循环“已不只是粒子的形象,它已是大自然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所概括的一切天体、粒子的形象,现在又有一批实验与观测的结果给“运动论”的提供了证据:
(一)古德施米德(Samuel  A.Goudsmit)和乌伦贝克(George  E.Uhlenbeck)两人跟随他们的教授埃伦费斯特(PanL  Ehrenfest)发现了电子的自旋,已为人所共知
太阳系各天体的公旋和自旋也已为人所共知。
前者已于1978年纽曼对以前在不同能量下做的电子磁矩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狭义相对论关于电子进行预言——电子有磁矩、自旋。
最近原子核的自旋、核转动、角动量又为世界著名实验所公认: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斯蒂芬斯(F.S.Stephens)说:“可以看作为一个经典的刚性转子。”
“一个尚未显示出差别的球体的自转。”
“原子核由沿轨道运动的中子和质子组成。如果这些轨道或者轨道组合与整个原子核的轴调配得不恰当,则所起的作用将导致核的球形结构逐渐发生畸变。”
“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莫特森(B.R.Mottelsom)解释说,安大略省乔克河的加拿大原子能研究实验室在最近六个月内观察到这样的扁球状畸变的逐渐形成。莫特森说,理论家因此认为,采用这些概念以阐明迅速自旋的核的结构和行为是正确的。”
上述各点,无论是电子、原子核、还是太阳系的天体,仅就自旋一点是通有的,这样就证实了“时空质能大循环”整体的自旋、转换子的旋转以及转换子整体的公转运动形成了“时空质能大循环的发展。”
(二)太阳这个天体也是“时空质能大循环”的描绘对象!
证据如下:
《美国科学新闻》1980年第34期,摘录如下:
“太阳观察者早就注意到,太阳有一个为期22年的磁周期。磁性事件例如黑子、耀斑和日珥以及磁极的反转,都显示出遵从这种规律性。搞不清楚而且争论和很大的是,这种周期性现象是否仅在表面附近,还是太阳表层下深处的磁性搅动的结果。
现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有证据表明,这种活动是太阳内部深处的运动造成的。研究人员霍华德(Rohert  Howard)和拉蓬特(Barry  LaBonte)已经观察到太阳表面有快速的和慢速的流动带。这种流动带起源于太阳极区,并在一个22年的旅程里向赤道漂移。上星期霍华德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这种流动看来与太阳黑子的发展有关联。”“我们所见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根源很深的太阳振荡运动,它通过某些途径引起这种周期的出现……。这是第一次发现证据,说明与太阳周期有关的太阳表面以下的运动。”
早期的天文学家观察到,太阳这个气态球体的赤道从东向西的旋转速度比它的两极快。(赤道部分每25天转一周,而极区每23天转一周)
霍华德说,每个太阳半球上有四个不同速度的区域,两个快,两个慢。而流动,则是对称于太阳赤道排列的。好像理发店门口旋转标杆上向下移动的红色条纹一样,快速流每隔11年从太阳两极发源,并开始为期22年的向赤道旅行。当快速区移到离目的地约一半路程时,在快速区与同它相邻的慢速区之间向极区的边界上,开始出现黑子。然后,黑子随着快速流向赤道移动,到达赤道时二者一起消失。霍华德说,此时,在太阳的高纬度区,与下一个黑子活动周期相关联的快慢流已经能够察觉到了,但黑子将有八年不会出现。“这是第一次我们能实际看到与下一个太阳周期有关的运动。”
由于这种特征的规律性和大规模现象的全球性以及两个半球有相同模式,霍华德和拉蓬特断定,太阳流是太阳内部深处磁场的振荡所驱动的。以前,有许多人把太阳黑子当作是磁周期最初的和可能的激励的事件,而霍华德和拉蓬特的观察表明,黑子“只是从深部的振荡中漂散出来的东西”。
霍华德指出,当太阳流下面的磁力线为太阳流的运动扩展,得到放大,并喷射到表面时,黑子就可以出现了。普林斯顿大学太阳物理学家狄克说,(R.H.Dicke)霍华德和拉蓬特的工作“证明磁场产生于以往所认为的更深的地方,而且更有规律”。斯坦福太阳天文台的威尔科克斯(John  WiLcox)说,这项工作“将迫使理论学家接受一个以表面以下的运动为基础的模型”。又说,他的小组现在正企图证实这项发现。霍华德说,这项发现解释不了太阳的磁周期,但是“我们现在明白了怎样去解决太阳周期问题”。
这篇文章给“时空质能大循环”提供了什么证据?
1.太阳有磁极、磁场、磁极的运动。把“时空质能大循环”用来描述太阳仍然一点不错,它们仍在“时空质能大循环”的预言中。
2.现在看到了,太阳不光有引力,还具有磁力。给“时空质能大循环”存在有多种力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太阳的极(包括磁极)上下各一组成一对,仍与“时空质能大循环”完全一致。
4.“太阳有一个为期22年的磁周期”、“……以及磁极的反转”、“这是第一次发现证据,说明与太阳周期有关的太阳表面以下的运动”、“霍华德和拉蓬特断定,太阳流是太阳内部深处磁场的振荡所驱动的”、“狄克说,‘霍华德和拉蓬物的工作证明磁场产生于以往所认为的更深的地方,而且更有规律’”,证实了“时空质能大环循及其发展”一节中三大类大环循的通性之(2)——把每类中四个循环连续起来观察看到“极对”在不停地循环运动,方向是在内部从上到下。
5.对称性,贯穿在“时空质能大环循”的自始至终,再次与太阳内部运动规律相吻合。
这篇文章比“运动论”诞生之日(1979年10月)晚了十个月。
(三)独立工作的学者,各自对太阳研究的结论,都与“运动论”的“时空质能大循环”规律一致,从而证实“运动论”
《美国科学新闻》1980年第42期中译本《对太阳磁性的新了解》摘录如下:
“太阳磁性本质之谜,仍在点点滴滴地被揭开。最近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会议上,斯坦福大学的威尔科克斯(John  M.WiLcox)提供了最新线索:在太阳表面中部地区发现一个磁性特征。
象与太阳磁性有关的其他大多数事物一样,太阳磁场的极性有一个22年周期。每隔11年,两半球的极性逆转,因此,在22年后,太阳回复到“正常”(磁场方向从南半球进入太阳并由北半球出来,但是,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威尔科克斯及其同事谢勒(P.H.Scherrer)和霍克赛马(J.T.Hoeksema)认为,他们可以给出初步的回答。这些研究人员根据能以百分之几高斯精度测量磁场强度的斯坦福太阳观测台对最近的太阳周期的磁性观察,发现,太阳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约30°处都有一个极弱的磁场(威尔科克斯说,约为1/4~1/2高斯)这种特征很突出,因为其极性在磁场逆转后将为新极性。威尔科克斯说,这一特征大约在太阳黑子活动达最低潮之后一年出现,并从它在南和北半球的诞生地点向北极扩展和延伸。
此外,这些研究工作者追溯从1926年开始的过去的五个太阳周期时,他们发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新鉴定特征过去就存在,而且其位置和其他特点也不变。威尔科克斯说,这一磁性特征出现的时间与过去发现的星际磁场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星际磁场是被太阳风从太阳表面吹遍整个太阳系的磁场)。
鉴于这种极向移动的特征与最近由黑尔天文台的霍华德(Robert.Howard)和拉蓬特(Barry  Labonte)所描述的向赤道移动的太阳流(SN4/19/80P.245)有些类似之处,威尔科克斯说,尽管现在还‘无法加以解释,但是我们怀疑这两种情况有关系’。
他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是指导理论家更现实地理解太阳磁性结构的线索。甚至理论家也同意,目前(磁结构的)观测走到了理论的前面’。”
这篇文章又给“时空质能大循环”以对(磁结构的)观测提供了实验的证据,又一次证实了太阳也属“时空质能大循环”所描绘的范围:
(1)具有磁场、磁极,“1/4~1/2高斯”。
(2)磁极是周期性运动的。
(3)磁场是从太阳内部运动向其相反方面的。
尽管威尔科克斯说,他的这些观察与黑尔天文台的霍华德与拉蓬特所描述的太阳流“无法加以解释,但是,我们怀疑这两种情况有关系”,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上述三点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而且磁极运动周期都是22年。
黑尔天文台的霍华德、拉蓬特与斯坦福大学的威尔科克斯之间的其余之争都属太阳的表面之争,不涉及实质。在本质问题上的一致,给“时空质能大循环”以两个独立获得各自结论的学者从不同观点的观测中加以证实,这是“时空质能大循环”独具享受的福音。
三、
在这批实验与观察中有:
1.原子核内的弱力。(极化质子)
2.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磁场。
3.胶子的自旋。
4.物质结构的分子内旋转规律。
都证明了“时空质能大循环”的多种力的存在,旋转运动、极、磁场、引力场、及其运动规律是大自然的普遍的规律,用来描述上述的天体、粒子也仍适用。如下:
1.胶子的自旋
自旋是亚原子粒子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涉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各种关系,特别是与某给定粒子有关的几何上各类力场的关系。
这种场的关系对胶子说来尤其重要。胶子被设想为最基本的胶粘体,是那种能把夸克结合在一起而构成质子和中子,从而又构成原子等等的力的物质化。
胶子的自旋的量可表示这种力的根本特点。描写这一切的统一场论预示胶子的自旋为1,这就是说,它的力场具有所谓矢量的性质。另一种假定则认为〔胶子的〕自旋为零,即具有所谓标量场。
1981年11月的《欧洲核子究研委员会通讯》上的一篇报道表明,正如当前在粒子物理学上常见的那样,统一场论再次获胜。汉堡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的观测给出了最符合自旋为1成矢量胶子假设的结果。
2.天王星和海王星:测有磁场码?
尚没有科学仪器探得知。
亚利桑那大学的哈伯德(Willian  B.Hubbard)和麦克法兰(J.J.MacFarlanc)所研制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计算“模型”。他们在1980年1月10日出版的《地球物理究研杂志》提出它们都有磁场。
3.极化质子:原子核内的弱力
深埋于原子核精细结构以内的,是个体核子(质子与中子),以及使它们相互结合的力。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这种力的主要部分,是由他们最初发现的在核内发挥作用的所谓强核相互作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造成各种形式的放射衰变的弱相互作用,也是总作用力的一小部分。
为了查明这种弱  相互作用的影响,一个由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的鲍尔泽(R.BaLzer)领导,由美国、西德及瑞士原子核研究所进行了一项实验。鉴于弱相互作用的效应微弱,而且强相互作用的压倒优势的存在,因此这种实验是极为棘手的。这次实验旨在探索极化质子对撞的左右不对称性。
极化质子均按同一方向自旋,不是左旋就是右旋。弱相互作用受左旋与右旋的差异的影响;强相互作用则不受影响。因此,质子相互反弹方式的不对称将表明,弱相互作用是质子间作用力的一部分。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的黑伯利(W.HaeberLi)在一次会上说,这种不对称性似乎已被发现。另一位发言人所说,这种不对称性方向对头,且与预计的程度接近。但存在的误差,促使一些观测人员待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后再作出判断。
4.物质结构的分子内旋转规律
这是唐敖庆教授发表于早期的文章,已获国际学者的公认。(略)
四、
1982年1月8日收到“苏联地球物理学家预测南地极将移向堪察加半岛”的报告,这再一次证明了,地球这个太阳系天体磁极仍在周期  性运动,仍在“时空质能大循环”图象所描绘的对象之内。
全文如下:
“南地磁极800年后将转移到赤道上的新几内亚地区,在这以后,将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经过日本列岛,到达堪察加半岛。这是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尼古拉?麦德维杰夫提出的一种预测。
麦德维杰夫仔细地分析了近200年俄国和其他国家环球航海家的航行日志,以及古代编年史和文件中对磁针指示方位的记录资料,并据此计算出地球南、北磁极移动的轨道。他认为,地磁极在地球表面沿一个巨大的椭圆形闭合曲线移动,围绕地球转移一圈约需四千年。南地磁极转移速度为每昼夜33米,或每年12公里。南地磁极到达堪察加半岛以后,将沿一个弧线移动,经过太平洋北部顺着美洲沿岸再回到南极大陆。
他说,北地磁极每昼夜移动速度为22米。目前正在从加拿大北部岛屿沿北冰洋朝  西向欧亚大陆间的乌拉尔山脉移动。以后将沿亚洲西部转向印度洋,越过非洲,沿大西洋,回到现在所在地。
麦德维杰夫认为,磁极移动的原因是地球很重的内核的不均匀缓慢运动所致。这种运动不仅造成磁场移动,还带来了全球规模的火山、地震和地壳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增强或减弱。”
(《光明日报》1982年1月6日,辛际报道)
“时空质能大循环”这个“宇宙物理图象”既然是描绘物质世界的普遍运动规律之一般,就不可能给宇宙间某一具体“粒子”描绘其个别之特殊。但是它可以做到宇宙间任何“粒子”或粒子间通有的普遍运动规律的概括。
这项报道,证明了“时空质能大循环”用来描绘地球的磁极运动,仍然是周期性的,已经够了,它管不着这个运动的周期究竟是几千年的问题,以及地极究竟是怎样一个途径旋转的。
当然,首要的事情是必须得有磁和磁极,没有这一点存在是谈不上磁极的运动的。在“时空质能大循环”结论一中已经证明完了,它存在着磁与磁极,并其转换子正在周期性的不停运动。体现在“粒子”表面上的极的强弱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正是力(场)的种或类的划分,它们又可在16种力(场)中找到。
五、
我国《世界科学》1982年第1期第62页发表了一篇题为“自旋着的中子可能预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力”表示出在微观世界中多种力存在的可能性,又给“运动论”增添了新的证据。
全文如下:
“一个令人惊异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一种新自然力存在的第一个线索。这一点是加利福尼亚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斯特多尔斯基(L.StodoLsky)博士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在该论文中,他介绍了常规理论是如何不能完满地解释中子通过固态物质时的性状的。
所说的这一现象,由于中子与靶中原子间存在弱相互作用力,所以中子的自旋有方向性。这一点与宇称性(右旋系统和左旋系统间的对称性)相违背。
一束中子(如,来自核反应堆)通过一只靶子时,有两种力作用在中子上。它们是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自然界中4种基本力中的两种力。另外两种力是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因为只有弱相互作用这个力使宇称不守恒现象加剧,所以它所产生的效应可检测出来。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中子流产生偏振,则所有中子都在同一方位上自旋,如都垂直于中子流方向,于是,弱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效应,将使中子的自旋方位全都相同。这就有效地区分开了左、右旋。
这一宇称不守恒效应,可用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的弱相互作用力由中间矢量玻色子W+与Z°引起,在粒子间起着作用。由于W+与Z°玻色子与中子流、电子、原子核中的质子、靶原子的中子间,都有着交互作用,而这些交互作用又产生同一效应,所以理论物理学家不得不把这些效应迭加在一块  。这一理论预言:对于一只锡靶,中子在靶中每通过一厘米,其自旋量应为1×10-8孤度。
斯特多尔斯基博士在论文中引用了一些实验结果,这些实验是在(法国)格勒诺布尔(Gremoble)的劳-朗吉文(Laue-Langevin)研究所完成的,对于各种不同的锡同位素,中子每行进一厘米,所获得的自旋量在1×10-7到3×10-5孤度之间,比理论预言值高出3000倍之多!由于采用不同的同位素所得结果也就不同,所以,斯特多尔斯基博士作出结论:产生这一效应的,正是中子流与原子核(而不是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对这一理论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是共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中子和靶中的一个原子核相结合,形成一个共振系统,其鲜明的特征之一是固有宇称性,这由中子——核子系统的角动量决定。如果共振的固有宇称性很明显,则它的一些反作用将使宇称性得以保存。但是,由于有弱相互作用,共振态中就可能混进一点固有反宇称态。这可能意味着,它的这种组合方式及发生的衰变会使诸如中子自旋之类的宇称不守恒现象加剧。
另一种解释是,在中子流和靶子之间,有某种新的宇称守恒力在起作用。这种力将应该比人们所熟悉的弱相互作用力大1000倍左右,但是,由于原子核中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力,所以它以前还从未显露出来过。只有在罕见的宇称不守恒效应中,弱相互作用力才明显地表露出来。
斯特多尔斯基博士指出,在低能宇称不守恒实验中人们常常发现理论与实验不符的现象,在极为难得的场合下,实验工作者还发现,可以人为地造成这种现象。例如,当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所辐射出的光子偏振平面,在一个始终不变的方位上旋转着(圆形偏振),于是就将彼此间的左、右旋方向区分开了。这一效应比理论估计值大100倍左右。
我们将热切期待着看到将来的中子自旋实验结果,以便验证共振解释的正确性。如果它看来站不住脚,那么,50年来,物理学家们将被迫第一次考虑: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力。”
六、“牛顿万有引力”并非“万有”的证据
参考消息1981年8月28日第三版报道了:“澳物理学家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异议”,内容如下:
澳大利亚的一个物理学家小组,对已在科学界产生影响260多年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异议。
据昆士兰大学的斯特西教授和塔克博士说,当解释短距离内的重力作用时,牛顿万有力定律不适用。
他认为,它之所以不适用是因为牛顿引力常数,这个常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通用的重力数值。
期特西教授今天说:“这个数值根本不是恒定的。在这个阶段我这么说是初步的,但肯定有所差错。”
他刚刚发表了在澳大利亚和英国进行的4年研究结果。如果澳大利亚的这项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那末它将导致物理学发生一场革命。
这项研究结果使人对一些科学领域产生怀疑。这些领域的范围从对地球和太阳质量的估计,到通过在地平面测量重力的微小变化,探测出深藏地下的矿体的努力。
这个重力数值一直是在实验室的实验中计算出来的。这些实验精确地测量了两个小重物的引力、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斯特西教授是在4年前开始对这个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接受的重力数值——6.672(用以表示重力的一个复杂度量标准的单位)提出异议的。
他的想法是在实地规模而不是在实验室规模上重新测定重力。
他说:“我们测量了一个矿井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差数,并利用这个差数算出重力。我们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数值——6.73。”
这样的一个改变会对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科学家们说,重力随测定重力的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见解,可能改变我们关于重力的概念。
斯特西教授将于明年(1982年)5月回美国,以便乘坐美国的“阿尔文号”深水潜水器进行4次潜水。他将在墨西哥湾达4公里的深处测量重力。
昆士兰大学还请求澳大利亚政府拨款5万美元,在布里斯班附近的一座即将竣工的水坝里修建一个测量塔。
这个测量塔也将在不同深度测量重力。它必须在明年这座水坝开始充水前修好。
斯特西教授说他的新实验的目的是得出结论。他说:“我们估计要过两年才能得到我们的初次测量数值。随后不久,我们就能确切地知道重力的变化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