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上学考试扼杀好学生”的辩证认知, 例8
按部就班上学考试,国家培养了无数好学生,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工农兵模范人物;下至平民百姓,千百万个院士,教授,工程师,技师 ……。国家依靠“按部就班上学考试“培养的好学生把国家建设得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富国,并正迈向超越强国,在短短的66年间,走完了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的历史进程。这66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基本已达到小康生活。几千年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也可见的富裕起来,都因国家战略层面的教育——按部就班上学考试。
在国家大发展,大改革,大开放之中,不足之处不光只有教育。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过程显现着事物的两面性,发展本身就要求事物不断前进,这种要求使有发展的原动力——矛盾不断出现。
任何国家的教育事业,在发展到社会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相当高度时,就会出现对人才需求的质的突变(飞跃),而不是停留在数量上。所以,创新人才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天才的自然产生,更不是“创新人才岂是教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数量的积累,国家的教育也不会达到质的突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新事物的诞生与旧事物的消亡。要求教育适应社会需求。
“按部就班上学考试”是我国66年来国家建设的基础,当新矛盾出现时旧的教育方式方法已经阻碍了新发展,或说,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而不是“扼杀了好学生”,因为不经过按部就班上学考试,你无从知道好学生在何时在何地 !!!除了创新人才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外,创新人才不是一生下来就什麽都知道,甚麽都明白的。必须使人们了解,创新人才存在于大众之中,他们经社会的熏陶影响,思想交流,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慢慢成熟而产生的 !!!
爱因斯坦在中学时,老师称他是“癞皮狗”,足以说明上述道理。好学生是普通人变来的,他是接受社会发展特殊要求产生的,不是天生的。
有的人接受并对行政管理的熏陶与偏爱,于是这种人的兴趣可能是社会的管理人才;有的人接受了饮食业的要求,这种人可能成为营养师或厨师。须知,社会的需求人才都是创新人才的“母才”,“原才”,其中包括从“母才”,“原才”中产生和尚,也产生数学家。绝不是创新人才单指数学人才。因为国家的需要是整体需要,创新人才也绝不是某一方面的偏才。这时你还能说“按部就班上学考试扼杀好学生”吗 ?也不难知道“按部就班上学考试扼杀好学生”是以偏概全的道理。
原始人才都是儿童青年,一张白纸,好划最美的图画。谁来划 ?这就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对人不断施加以各种影响,它们来自全球,尤其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善恶美丑的东西都有。当未成年的人遇上了他的偏爱,这种偏爱多是社会给予孩童的第一个兴趣,如果没有对他的方向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往往很自然的会随波逐流。可以看到“按部就班上学考试扼杀好学生”的观点,是首先设定存在一个“好学生”的先验论,完全是唯心的想象,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中,哪来的“好学生” ?去当和尚的就不是好学生吗 ?只有学数学的才是好学生吗?或者,只能称某种学生存在着“个向性”的兴趣罢了,称不上偏向的好学生。
不承认教育产生人才,一味的主张先验论“创新人才岂是教出来的”很危险 !
熙国维 长春 2015年5月1日 劳动节有感